当前位置:
首页 >> 商务新闻
济宁:加强区域合作 共创淮海经济区美好未来
发布日期:2021-12-21浏览次数:字号:[ ]

近年来,济宁市不断深化与淮海经济区城市务实合作,推进重大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加快产业协同发展,加强生态环境联防联控,携手实现共赢发展。

眼下,鲁南高铁曲阜至菏泽段项目工作人员正在对设施设备进行最后的完善和调试,迎接线路正式开通运营。作为国家“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的重要连接通道和山东省“三横五纵”高铁网的重要组成部分,鲁南高铁通车后,将与京沪高铁、日兰高铁、青盐铁路、郑徐高铁等国家干线铁路实现互联互通,进一步助力区域经济融合发展。

区域融合,交通先行。作为淮海经济区重要城市,近年来,济宁加快构建综合交通体系,目前,新机场高速、京台高速改扩建等项目超额完成进度,济宁新机场明年底通航,兖州国际陆港物流园、铁路口岸开放运营,京杭运河湖西航道、京杭运河“三改二”工程先后交工验收,实现济宁以南主航道二级航道通航。济宁“水陆空”现代化立体交通格局初步形成,为区域互联互通提供了有力支撑。

同时,济宁市着力推进区域产业协同发展,签订《淮海经济区产业投资基金合作协议》,与徐州等市成立淮海经济区工程机械产业联盟,签订区域工程机械企业合作框架协议。加快培育“231”先进制造业集群,深入实施“企业攀登、千亿技改、企业上市、要素保障、企业家培育”五大工程。截至11月底,全市“四上”企业达到6307家,新增纳统897家、居全省第1位。

生态环境联防联控方面,济宁市深入实施“南四湖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三年行动计划”,加强同周边兄弟市合作,系统开展河湖水污染综合治理,确保南水北调“一泓清水永续北上”。加强大气会商预警预报,建立跨区域突发污染事件应急处置联络机制,完善重污染天气应急工作机制,蓝天白云天数持续增加。

共享机遇,共创未来。济宁市将继续发挥优势,积极作为,进一步融入淮海经济区新发展格局,提升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加强协同创新体系建设,构建优势互补现代产业体系,推进更高水平协同开放,携手共创淮海经济区更加美好的明天!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