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济宁市商业网点建设办公室法人基本情况
单位名称:济宁市商业网点建设办公室
住 所:济宁市仙营路5号
2、宗旨和业务范围:贯彻执行国家和地方政府有关商业网点建设、管理的法规和政策;编制社会商业网点发展规划,提出社会商业网点设置、撤并、调整的意见,配合有关部门搞好对大型商业网点建设的论证。行使商业网点规划管理等政府行政职能。按照商务部、省商务厅有关商业网点和市场建设的政策要求,依据《济宁市城市商业网点规划》,进行商业网点规划管理,包括市场建设管理、社区商业建设管理和商业街的建设管理等。
法定代表人:王宪昌
经费来源:财政全额拨款
开办资金:5万元
举办单位:济宁市商务局
二、济宁市商业网点建设办公室组织章程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本章程根据《事业单位登记暂行条例》、《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省、市人民政府有关政策制定。
第二条 单位名称:济宁市商业网点建设办公室。
第三条 单位住所: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仙营路5号。
第四条 济宁市商业网点建设办公室是经济宁市编制委员会批准设立的全额拨款科级事业单位,编制7人,现隶属济宁市商务局管理。
第五条 单位设立、变更、注销,应当依照《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向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申请登记。
第二章 单位的宗旨和业务范围
第六条 单位的宗旨:贯彻执行国家和地方政府有关商业网点建设、管理的法规和政策;编制社会商业网点发展规划,提出社会商业网点设置、撤并、调整的意见,配合有关部门搞好对大型商业网点建设的论证。行使商业网点规划管理等政府行政职能。
第七条 单位的业务范围:按照商务部、省商务厅有关商业网点和市场建设的政策要求,依据《济宁市城市商业网点规划》,进行商业网点规划管理,包括市场建设管理、社区商业建设管理和商业街的建设管理等。
第三章 单位的组织机构及法定代表人
第八条 按照济宁市编制委员会《关于对内部机构的批复》【济编(1989)27号】文件要求,主要职责是:贯彻执行国家和地方政府有关商业网点建设的法规和规章,组织编制社会商业网点发展规划,提出社会商业网点设置、撤并、调整的意见,配合有关部门搞好对大型商业网点建设的论证。行使商业网点规划管理等政府行政职能。
第九条 单位的拟任法定代表人,经济宁市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核准登记,方取得事业单位法定代表人资格。
第十条 事业单位法定代表人是代表单位行使民事权利、履行民事义务的责任人。
第四章 单位资产管理和使用的原则
第十一条 按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及时向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申报、办理产权登记手续。
第十二条 认真做好本单位资产的日常管理工作,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将资产管理的责任落实到有关个人。
第十三条 单位对所占有、使用的国有资产要定期清查,做到家底清楚、账账相符、账卡相符、账实相符,防止资产流失。
第十四条 优化资产配置,做到物尽其用,发挥资产的最大使用效益。
第十五条 资产管理必须执行国家规定和市的财务管理制度,用于本单位章程规定的业务范围和事业的发展,盈余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第五章 单位终止程序和终止后资产的处理办法
第十六条 本单位因宗旨业务已经消失、事业性质改变等原因,依照相关规定进行分立、合并、撤销的,到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机关办理注销登记。
第十七条 单位在申请注销登记前,应当在市商务局和其他有关机关的指导下,成立清算组织,完成清算工作。清算期间,单位不得开展有关清算以外的活动。
第十八条 单位终止后的资产收归国家所有,并按财政部门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六章 单位章程的修改程序
第十九条 单位章程有市商业网点建设办公室修改,经市商务局同意,报市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审核后,方可生效。
第七章 附 则
第二十条 单位章程由市商业网点建设办公室负责解释。
第二十一条 单位章程经市商业网点建设办公室和市商务局签字盖章生效。
三、济宁市商业网点建设办公室主要职责和人员
主要职责:按照商务部、省商务厅有关商业网点和市场建设的政策要求,依据《济宁市城市商业网点规划》,进行商业网点规划管理,包括市场建设管理、社区商业建设管理和商业街的建设管理等。
实有人员:王宪昌、李明建、王春秀。
四、济宁市商业网点建设办公室法人年度检验检查信息
近年来,在市商务局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业务部门大力指导下,以“搞活流通、扩大消费”为指导思想,以打造“鲁西科学发展高地”为统领,积极开展商业网点规划工作,大力促进商业网点建设,进一步扩大了消费,拉动增长,为我市经济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现将今年开展商业网点规划编制工作汇报如下:
一、《规划》编制背景及工作情况
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和济宁发展现代商贸流通业的实际需要,市商务局立即行动,把商贸规划编制工作列入了局党委重大工作事项。经过前期调研、成立有关领导小组、履行公开招标程序等筹备工作,于2012年4月份与中商商业发展规划院签约,确定了《规划》设计单位,正式启动了《规划》编制工作。市商务局和设计单位进行了大量的市情调研,经多次征求各方意见,包括征求领导小组成员单位、重点商贸企业等的意见,市人大、市政协分别召开了部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座谈会,对《规划》文本反复修改、五易其稿,形成了评审稿。
2013年7月下旬以市政府名义召开了专家评审会议,专家组对《规划》给予了充分肯定和较高评价,《评审意见书》提出了如下结论:“专家组一致认为《规划》成果符合编制要求,同意通过评审。同时建议根据评审专家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对《规划》作进一步修改完善。由济宁市商务局按程序上报审批”。最近,经设计单位再次修改,形成了目前的报批稿。
二、《规划》的框架和主要内容
(一)规划概况
1.规划范围及期限。本规划范围为《济宁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30)》确定的济宁市中心城区范围(约160平方公里)和西部运河商贸城规划范围(约25平方公里),总面积约185平方公里,规划期末总人口为178万。
本次规划期限为2013年至2030年,其中近期至2015年,中期至2020年,远期至2030年。
2.规划目的。本规划的最根本目的是促进全市在城市商贸业发展上形成统一思想和行动,从而全力推进城市商贸建设及城市经济繁荣。具体包括:准确把握城市商贸服务业的价值与定位:明确商贸规划的原则和策略:确立济宁城市商贸业的布局和业态;制定科学有效的政策导向和强有力的行动计划。
3.规划内容。通过对济宁自身农畜产品、工业产品优势,交通运输优势,现状商品交易市场发展及周边城市商品交易市场发展概况的研究,对济宁中心城区商贸业布局和发展进行规划,并重点突出了西部运河商贸城。同时从服务居民生活需求、服务产业发展、服务城市建设三方面出发,依据人口分布、产业重点、城市发展方向、交通规划及用地性质,建设和完善城市商业主中心、区级商业中心、社区园区商业中心、商业街等零售商业服务体系,合理规划和调整大型零售商业网点布局,加强物流园区、配送中心等重要流通设施规划建设,统筹旅游商业发展,并对其他类型商业提出规划引导。
(二)中心城区商贸发展规划
1.城区商贸发展总体格局。以构建济宁都市圈、培育鲁西南商贸经济隆起带、建设山东省经济强市、打造区域性商贸中心为努力目标,积极推动城市产业结构升级,依据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大力推进生产性和消费性服务业的经济发展策略,根据“一城四区”中心城市空间布局和都市区发展大趋势,按照“城中大商场、城郊大市场、城外大物流”的取向,积极优化济宁城区商贸规划布局,确定城区商贸发展总体格局为“一主一城,三区两轴两带”。“一主”为老城城市商业中心;“一城”为西部运河商贸城;“三区”为北湖新区、济北新区、高新区区级商业中心;“两轴”为以太白楼路、金宇路为轴线的“城区两大重点商业发展轴”;“两带”为京杭运河都市文化产业商贸带、老运河文化休闲商贸带。
规划近期,济宁城区零售商业规模达到130万平方米,各级商业中心零售商业规模达到104万平方米;远期零售商业规模达到230万平方米,各级商业中心零售商业规模达到185万平方米。
2.重点发展西部运河商贸城。规划区位:大运河生态经济区中部,东北跨京杭大运河,南至南外环,西至西二外环。规划思路:紧密结合济宁市建设“区域性现代商贸物流中心”的指导思想,以“功能创新、集聚发展;资源整合、合理布局;突出特色、做大规模;全面启动、重点突破”为主要发展思路,依托区位、交通所带来的现代物流优势,着力培育打造西部专业市场集聚区,增强其辐射力、竞争力和影响力,积极引导城区现状专业市场逐步向西部专业市场集聚区迁移,重点发展规模大、效率高的一级市场和大型销售型市场,打造服务鲁西南,辐射带动淮海经济区及苏鲁豫皖四省交界地区的规模最大、配套最全、经营环境最好的综合性商贸集散中心和电子商务交易中心。功能分区:将西部运河商贸城划分为农副产品、工业消费品、家居建材、机动车、仓储物流、商贸城商业服务六大功能分区。
3.积极打造重点商业街区。重点规划了科宛新天地特色风情街、江南春美食街、老运河滨河文化街区、古运河文化体验创意休闲街、东方文博城等商业街区。
4.均衡布局社区园区商业。社区商业规划按照“方便居民服务、优化商贸资源配置”的原则,规划形成20处社区商业中心,覆盖城市总体规划中的居住用地。其商业中心主要由日常购物、生活服务和市政服务等三大类网点构成,应具备购物、维修、餐饮、理发洗衣综合服务、家政、现代服务六大功能。一般包括必备性网点和指导性网点。必备性网点包括生鲜食品超市、便利店、社区菜市场、餐饮、理发、书报店、药店、洗衣店、维修等;指导性网点包括文化、休闲、娱乐以及其他卫生、医疗等社区公共服务业态。
园区商业规划部分,规划发展同济路北、苏南路2处园区商业中心,优先建设大中型综合超市,配套发展便利店和其他餐饮网点;合理布局金融、文化、休闲、健身、娱乐、中介、美容美发、家庭服务和维修等生活服务网点,满足不同层次的消费需求。
5.科学布局商业综合体及大型零售网点。至2030年,规划范围内发展大型零售网点共100处,其中新建56处,改造提升44处。从业态来看,新建商业综合体3家;新建购物中心6家,改造提升1家;新建百货店7家,改造提升11家;新建大中型综合超市30家,改造提升19家;新建专业店10家,改造提升13家。
6.统筹考虑商贸物流业发展。运河商贸物流园:依托运河航运、铁路货运、高速公路、汽车西站、机场航空港等交通优势,建设济宁“大路网、大港口、大物流”的商贸物流体系,同时与嘉祥铁水联运港口相结合,真正发挥京杭运河的“黄金水道”作用,全力打造辐射苏鲁豫皖边界地区现代商贸物流中心。
高新区保税物流园:在济宁高新区327国道以北,卢营站以南,即兖州西站(原孙氏店站)货运站处,服务于高新区、任城经济开发区及兖州机械制造、生物技术、医药、纺织新材料、专用汽车、光电特色产业等国家级产业基地。
7.积极构建旅游商业体系。依托文化和旅游景观资源,借助“历史文化游、自然生态游、时尚风情游”等不同的特色主题要素,规划在城区内形成“一心两带一区”的旅游服务体系,同时大力开发旅游商品。“一心”即做精北湖旅游商贸服务中心;“两带”指做靓京杭运河都市文化产业商贸带、老运河文化休闲商贸带;“一区”即做美北湖旅游商贸服务区。
(三)延伸研究
本规划以济宁中心城区商贸布局和发展规划为主要任务,同时对“济兖邹曲嘉”都市区商贸体系、市域商贸体系作了延伸研究。
1. “济兖邹曲嘉”都市区商贸体系发展构想。按照济宁城市长远发展的规划定位,围绕发展现代服务业的总体要求,确定都市区商贸发展总体格局为突出打造“四大特色商圈”:以济宁主城区为中心的核心集聚商圈、以曲阜为中心的文化旅游商贸圈、以兖州为中心的现代物流商圈、以邹城为中心的密集消费商圈。
2. 市域商贸发展构想。培育发展三大交易及价格形成中心与四大全国性集散物流中心,包括:特色农产品交易及价格形成中心、渔湖产品交易及价格形成中心、花卉苗木交易及价格形成中心、煤炭全国性集散物流中心、医药产品全国性集散物流中心、专用挂车全国性集散物流中心、工程机械全国性集散物流中心
三、2014年谋划工作思路
1、结合省政府西部经济隆起带和市政府鲁西科学发展高地的规划建设为机遇,科学规划西部商业网点布局,引导大型商业零售网点入驻太白湖新区,构筑鲁西购物天堂,同时探索在新建社区商业建筑面积不低于10%的总面积用于商业设施和综合服务设施办法。
2、根据济宁市城区规划调整,兖州区划归济宁市城区,将适时按照我市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滚动修编城市商业网点规划。
四、相关说明:1、没有有超出业务范围开展活动的情况;2、没有业务职能未履行;3、没有违约和社会投诉现象,没有违法行为被立案审查,没有涉及法律诉讼;4、没有抽逃、转移开办资金的行为;5、没有涂改、出租、出借《事业单位法人证书》或出租、出借印章行为;6、没有擅自加挂牌子的情况;7事业单位登记管理信息已公开。